- 巩海霞;巩建信;李子阳;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逐渐成为企业管理和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利用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初始样本,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企业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社会责任对内部控制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声誉在社会责任提高内部控制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女董事占比在社会责任对内部控制影响过程中起到了调节作用。为此,建议企业要高度重视社会责任建设,努力促进公司董事会中性别多样性。
2025年10期 No.435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9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舒傲;李研;
工业数字化是工业产业转型发展的方向之一,是实现减碳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基于2013—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工业数字化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后实证探讨工业数字化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数字化的发展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且该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碳减排效果在东中部地区的作用更为明显,且对中部地区的影响比东部地区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工业数字化发展可以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工业生产效率降低碳排放。据此,为促进工业数字化发展,使工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2025年10期 No.435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桂宏;
提升幸福感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所在,其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而互联网使用是否有利于提高农村中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备受关注。基于2018年和2020年的CFPS调查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村中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机制作用,在使用工具变量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显著提高了农村中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代际支持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基于此,提出积极推进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适度培育农村中老年人数字素养,探索构建数字化的社会互助体系等建议。
2025年10期 No.435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丁丽;
私募股权基金作为国企融资创新的关键工具,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作用。在基金“募投管退”全生命周期中,退出环节因市场波动与企业经营不确定性呈现高度复杂性,需自项目投资初期即科学规划并在管理中动态调整退出策略以提升运作效率。受国有资本属性及政策导向约束,国资参设基金的退出决策需统筹资产保值增值、产业战略布局与市场化收益目标,兼具多重差异性。为优化退出效能,基金管理人须依靠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精准的政策把握能力及灵活决策机制,结合市场动态、投资回报率与企业经营状况,制定差异化退出方案,实现国有资本投资回报最大化,保障资产稳健运营与可持续发展,确保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达成投资目标。
2025年10期 No.435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兴荣;奚雅萍;
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9—2023年数据,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分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其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制造业企业履行对政府、股东、债权人和供应商的社会责任对其财务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履行对员工和消费者的责任与财务绩效负相关。这与前期学者的研究结论相反,极有可能是与三年新冠疫情期间,制造业供应链大面积中断、企业停工停产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关。总体而言,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此我们建议,企业应继续强化对政府、股东、债权人和供应商的责任履行,加强员工社会责任履行的长期规划,灵活调整消费者责任履行方式。
2025年10期 No.435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袁璟;
通过文献综述与实证分析方法,深入探究社会资本共享度对生态创新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共享度对生态创新创业意向的影响是复杂的,个人与组织社会资本、个人与地区社会资本彼此共享会对创新创业行为产生正向影响,而个人与组织地区社会资本共享度并不会显著影响创业行为。因此,将影响创新创业的影响因素划分到这三个层次,并据此通过赋值体现各个维度对创新创业的影响程度,能够更好地分析社会资本共享对创新创业的影响,旨在为社会鼓励创新创业提供更好的帮助与意见。
2025年10期 No.435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欢;肖萌;
为了探讨智慧养老平台方机会主义行为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总结归纳市场环境、政府政策、平台方和消费者四个维度下影响平台方机会主义行为选择的13种因素,在专家打分的基础上,运用Fuzzy-DEMATEL方法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综合影响程度,计算得出各影响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识别出原因因素为虹吸效应、扶持政策落地、权责失序、异化投资、人才素质、数字胜任力和价格敏感性,有限竞争、规范化管理、信息孤岛、投资前景、隐私保护和消费者意愿与观念选择为结果因素,根据结果从肃清市场秩序、权责界限划清与加大智慧养老宣传力度三个角度提出降低平台机会主义行为的建议。
2025年10期 No.435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8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明琰;
预算管理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企业ESG表现对预算管理有效性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选取2013—202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实证分析样本。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良好的ESG表现能显著提高企业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其中ESG表现通过降低企业代理成本、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两条路径提高预算管理有效性。异质性研究表明,在国有企业、行业竞争程度较高的企业,ESG表现对预算管理有效性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2025年10期 No.435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邵炜航;
为探讨环境信息披露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基于2012—2022年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的数据,通过企业年报、可持续发展报告及国泰安数据库等收集财务与非财务数据,构建包含全要素生产率、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和融资约束等变量的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积极披露环境信息显著促进了制造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制造企业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有助于缓解融资约束困境,从而促进企业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不同企业其产生的促进作用有着显著不同,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表明,提升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是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国有企业中,其对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建议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及提供技术支持与培训方面入手,以激励企业主动披露环境信息,增强环保意识,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2025年10期 No.435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敏;奚曦;
江苏省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和碳排放大省,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研究产业结构、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助于江苏省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减排措施,以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基于VAR模型,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等工具,系统深入地探究各变量间的动态交互效应。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升级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在3~5年后显著增强;经济增长初期会推高碳排放,但长期通过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将能促进减排;减少碳排放短期内会抑制经济增长,但中期则会通过倒逼创新实现绿色增长。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和减排工作,还可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5年10期 No.435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翼翔;
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对浙江省经济转型升级具有深远意义。在分析浙江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在提升创新绩效过程中所面临的关键障碍。研究发现,尽管浙江专精特新企业在整体规模、研发投入和发展环境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成果转化、国际化布局、产业链协同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仍存在瓶颈,制约了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针对上述障碍,提出了强化研发支持、完善成果转化机制、拓展国际市场、优化产业链协同及深化数字化转型等对策建议,旨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浙江乃至全国专精特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2025年10期 No.435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白云鹏;
“双碳”理念提出后,钢铁企业不断寻求绿色发展路径,而绿色债券的兴起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效渠道。以河钢集团2018—2024年发行的绿色债券为样本,采用案例研究、财务分析等方法,基于期限匹配、融资约束、信号传递和社会责任理论,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挖掘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内外部动因,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在财务、环境及社会效应层面验证发行绿色债券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为减轻资金压力,缓解期限错配,降低融资成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把握政策机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从融资效果看,发行绿色债券不但能够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财务风险,增强获利能力,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增加社会贡献,提升声誉价值,为钢铁企业实现绿色转型提供重要借鉴。
2025年10期 No.435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1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尹梓如;王晴;李梦雅;张晓帅;
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背景下,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北省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发展现状,进一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对策建议。研究发现,河北省仍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高附加值产业占比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等挑战。因此,研究河北省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策,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5年10期 No.435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刚;
在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双碳”战略背景下,交通基建企业面临传统增长模式转型的迫切需求。以葛洲坝集团交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葛洲坝交投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构建“交通+”全产业链价值生态系统的实践分析,提出国有企业“创新-绿色-数字-融合”协同转型的理论模型。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系统解构“1+4”价值创造体系(1个顶层方案+4大专业平台)的实施路径,验证五维闭环管理的有效性。实践表明,该模式两年内创造新增营收1.66亿元,获20余项国际国内奖项,形成可复制的转型范式,为综合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方法论支撑。
2025年10期 No.435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任宇垚;魏艳君;卢焱;
传统应急物资调配模式存在权责划分不清、响应速度迟缓等问题,难以应对灾害的复杂动态特性。以应急管理理论和供应链协同理论为基础,系统分析现有应急物资调配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多层级协同的应急物资动态调配策略,形成涵盖决策、调度、执行全流程的解决方案,以期有效提升应急物资调配的时效性、精准性,为完善应急物资管理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2025年10期 No.435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小龙;
在数字技术深度嵌入商业逻辑与组织结构的时代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战略思维模式与决策机制的系统性重塑。在对数字化转型内涵和中小企业战略决策的核心特征论述的基础上,聚焦于数字化转型对中小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路径,从信息结构、决策逻辑、组织协同、治理模式等维度展开理论分析;并从数据导向思维构建、组织结构再设计、文化认知更新及生态资源整合四个方面提出了基于战略决策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以期为中小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中实现高质量战略跃升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启发。
2025年10期 No.435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4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雪芬;
当下全球创新科技竞争激烈、高科技产业变革迭代频繁,新质生产力凭借科技创新与高素质人才的协同驱动成为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聚焦潍坊市,深入分析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科技人才引进与培育机制的构建路径,系统探讨潍坊市在新质生产力建设进程中如何突破现有瓶颈,有效引进和培育科技人才,进而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10期 No.435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5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